新闻中心 / NEWS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我们
石家庄中吉化肥有限公司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吉工业园(107国道石家庄南35公里)

电话:0311-84532252  84532633
传真:0311-84532633

400热线:400 6066 321

网址:www.zhongjihuafei.com 

行业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磷复肥:创新之路如何走
    产能过剩,近几年已成为磷复肥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难题。除此之外,国内外市场需求增速放缓;资源环保压力逐步增大,也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随着9月1日起增值税的复征,使磷复肥行业实现由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更加迫切,这也为行业提出了新挑战。那么,磷复肥行业如何调整思路实现创新发展?对此,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行业进入发展成熟期
  “磷复肥行业整体进入了发展成熟期,产能、产量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内需求,主要出口品种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国内已形成的磷复肥生产能力约2350万吨/年(P2O5,下同),其中,磷酸二铵(DAP)实物产能1950万吨/年,磷酸一铵实物产能1800万吨/年;湿法磷酸生产能力约为2100万吨/年。”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会长修学峰介绍说。
  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全国磷肥生产量1709万吨,实现净出口375万吨,表观消费1334万吨,自给率128%;全年共出口各种磷复肥980万吨,占磷肥总产量的24%,主要品种磷酸二铵、磷酸一铵、重钙的出口量约占世界贸易量的30%;磷肥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1.7%,复混肥料行业主营业务利润率4.6%。
  对于当前磷复肥行业的现状,修学峰分析道:一是产业集中度稳步提高。基础肥料向资源产地集中,复混肥料和专用肥向市场需求地转移,四大磷资源省磷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3%,前十名企业的磷肥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同时,经过多种形式的兼并重组,磷复肥行业涌现出一批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如云南云天化、贵州瓮福、贵州开磷、湖北宜化、山东鲁北等。
  二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布局更加合理。目前,高浓度磷复肥在磷肥总产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91.1%;复混肥料和各种专用肥料稳步增长,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土壤环境、改善作物品质等为目标的新型肥料产品发展很快。此外,针对磷矿特征研发出多种选矿工艺和高性能浮选剂,已形成梯次选矿基础工程系统,使磷矿入选品位大幅降低,磷精矿综合回收率显着提升,促进了中低品位磷矿的高效利用。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大型磷复肥的生产技术及装备的设计、制造、安装都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型湿法磷酸精制、硫酸的低温位热能回收、大型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磷矿中氟和碘的回收、磷石膏综合利用、工业磷酸一铵生产技术等国内自主开发的技术和装备已实现产业化。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汤建伟表示,2000年以来,我国磷复肥工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克服了磷肥需求旺盛的农业种植区与原料磷资源矿产分布区两类资源极不均衡的不利条件,实现磷复肥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了集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生产、销售、农化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走在了世界同行业前列。
  产能过剩成发展症结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可持续,经济增速将适度下降,风险矛盾会依次呈现;资源相对短缺和环境压力制约着原有经济高增长模式。磷复肥行业过剩产能的持续存在,显示系统性风险已逐步积聚。”修学峰无不担忧地说。
  对于磷复肥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修学峰分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产能过剩的矛盾十分突出,化解落后产能工作难度仍然较大。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磷酸一铵产能发挥率约74.5%;磷酸二铵产能发挥率约79.6%,如果扣除出口部分,产能发挥率不到60%。由于缺乏“刚性”的处理手段和“柔性”的善后处置政策,企业退出缓慢;伴随着磷矿资源的深度勘探开发,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热度依然不减,重复建设的势头在磷资源集中地区仍屡增不减。
  二是行业盈利能力下降,主营业务利润率低于石化行业平均水平。由于内外需求增速放缓、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成本高企,导致大部分企业在产量、销售收入双增长的同时,利润反而呈现下降的态势,特别是基础肥料的盈利能力下降更为明显。随着环保成本、人工费用的不断上升,加之化肥市场化进程加快,2015年已经明确取消了化肥、磷矿石的优惠运价和化肥生产的优惠电价,恢复了化肥增值税,未来行业盈利能力将会进一步下降。
  三是资源约束、环保压力逐步增大。钾肥资源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但对外依存度仍达40%;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我国合成氨成本居高不下;硫资源对外依存度连续多年高达50%以上;中低品位磷矿精选富集技术进步很大,但高品质磷矿数量下降很快。在技术创新和管理水平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国内DAP出口和硫黄进口均占全球贸易量的30%以上,但不具话语权。
  对此,汤建伟也有同感。他认为,国内磷复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影响了行业健康发展。目前产能均超过国内需求的100%,导致企业库存大幅增长,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普遍下滑。
  “今年国内外磷复肥企业产能还将进一步扩大。如贵州、四川和湖北等省在建磷铵产能83万吨,规划产能超过200万吨;国外摩洛哥、沙特等国家生产的磷复肥产品主要面向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出口,年产量已达到300万吨,今年年底将再增加100万吨产能,2020年将形成600万吨产能。国内外产能持续扩张,使得市场竞争加剧。”汤建伟表示。
  第五届全国磷复肥/磷化工技术创新(宜化)论坛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陈传武 摄)
  多举措寻求创新发展
  “新时期,我国磷复肥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更是机遇。我们需要深化认识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转变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方式。面对新常态,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在战略、技术、行业、企业等方面制定出相应对策,寻求创新发展。”汤建伟指出。
  在战略方面,要加大磷化工行业科技研发投入,开发绿色循环生态工艺;力促节能减排,开展磷复肥工业与精细磷化工、能源化工、材料工业耦合;构建磷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系列化、精细化、高值化、功能化、专用化的磷化工产品。
  在技术方面,磷复肥企业要开发系列新型增效复混肥料、缓/控释肥料、高效含磷液体肥等产品;磷化工企业要开发磷系阻燃剂、精细磷酸盐、电子级磷酸、磷系表面活性剂等功能材料;资源有效利用磷矿伴生资源、黄磷尾气、磷化工清洁生产与节能技术等。
  在行业方面,要通过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升级、取代、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通过科学规划,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引导企业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严格行业准入条件,严禁新增落后产能;加强行业发展监测与预测预警,为行业发展投资提供咨询建议。同时,推进行业标准制订与行业规范化;组织行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攻关,积极争取行业内重大关键科技技术立项,推广新技术。
  在企业方面,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兼并重组;实现激发我国磷化工企业活力,培育发展内生动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促进国内磷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磷复肥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修学峰指出,首先,要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行业整体水平。多渠道保障硫、磷资源供应,攻关磷石膏制硫酸技术及装备,降低磷矿入选品位,提高原料保障程度;对硫、磷原料的供应结构进行改造,力争硫对外依存度下降10个百分点;磷矿入选品位下降2~4个百分点;工业用湿法磷酸加工能力提高到200万吨/年;新型肥料市场占有率提高10个百分点;完善磷酸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磷得率和氟得率,改善磷石膏品质等。
  其次,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十三五”末全行业磷石膏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0%。比如采用先进的无害化预处理技术,降低水洗及其他预处理方式的成本,有效降低石膏粉锻烧的能耗水平;拓展磷石膏制建材产品的途径,推广高端石膏制品的成熟技术,降低磷石膏制硫酸工艺的能耗。
  再次,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企业。控制新建产能(以等量或减量原则,严格准入,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100万吨。
  此外,鼓励多种形式的组织结构调整,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比如,上游与原料企业,下游与肥料深加工企业或流通、农产品种植收购加工企业兼并重组,形成上下游一体的产业体系和企业集团;肥料企业之间、肥料企业与相关化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形成横向跨行业的肥肥、肥化企业联合;省内、国内、甚至是国外企业的跨地区重组;鼓励兼并重组,组建多产业结合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公司,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基础产品稳定发展,高端、精细产品快速发展;矿肥结合、矿化结合、肥化结合、酸化结合、湿热结合是整个磷化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以资本为纽带,产业为主线,跨行业、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整合、重组案例增多,大型企业集团持续增加,将会出现世界级跨国磷化工公司。而那些能耗高、污染严重、经济效益差、原料配套条件不好的企业要么被整合,要么被淘汰。此外,资源高效利用、环保安全也是行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高永峰表示。
  市场化是整体发展趋势
  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那么,这需要哪些保障措施呢?
  对此,修学峰认为,一是制定法律法规。重新制定准入条件,对列入淘汰的企业或产品有序引导退出,加快制定行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节能减排标准规范等政策法规。
  二是实现两化融合。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农化服务信息,进行在线展销和推广,开展在线交易和支付,创新商业服务模式;加强运行监测,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推动大数据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实现产品、市场和效益的动态监控及预测预警;建立健全行业监督及产品追溯系统,杜绝假冒伪劣,提升企业品牌效益;围绕生产管控、设备管理、安全环保、能源管理、供应链管理、辅助决策等方面开展智能化应用,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安全运行能力、应急响应能力、风险防范能力和科学决策能力。
  三是提高农化服务。生产企业经营理念要从产品制造向服务制造转变,通过农企对接、贴心服务,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整合农化服务队伍,提高服务科技含量,构建集测土配方施肥、套餐肥配送、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农技知识咨询培训、示范推广及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农化服务网络体系;创新农化服务模式,围绕现代农业发展,根据作物种类、种植方式、耕种群体的变化,制定现场配制、大户定制、大配方小调整等不同的商业服务模式,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展跟踪服务,赢得信誉。
  四是拓展国际市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化肥资源短缺的国家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转移输出部分产能,减轻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完善磷铵出口和硫黄进口协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努力培育进出口主体,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
  高永峰坦言,今后要通过准入政策、严格环保安全,控制产能无序增长;加强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节能降耗,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同时,要注重科研创新,提高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力度和产业化能力。
  “创新发展模式将是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手段,这包括机制、体制、管理、营销等发展模式。化肥市场化是整体发展趋势。总体来看,我国磷复肥行业的发展将类似于发达国家的走势,特别是美国。”高永峰如是说。(陈传武)

服务热线

400-6066-321

微信公众号